研究动态
业界动态
研究动态
每日经济新闻:5年时间,成都上万家企业将站上国际舞台
日期:2017-05-04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,这既是国家使命,也是现实需要。

“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,突破 西部宿命 和 盆地桎梏 ,在更宽领域、更高层次参与全球资源整合和竞争。”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在9月11日召开的中共成都市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指出,建设国家中心城市,有利于成都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和全方位开放,提升在全球城市格局和产业分工体系中的位置。

怎样才能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?早前,唐良智已公开表达了他的理解,“融入 一带一路 的关键,在于企业怎么样走好 一带一路 。”他说,“就是要以企业的参与度,评判一个城市在 一带一路 中的融入度。”

昨日,《成都市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推动企业“走出去”五年(2016~ 2020年)行动计划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正式发布,其中明确提出,政府将通过全球布局、产能合作、跨国成长、丝路开拓、平台构筑、保驾护航六大行动,推动企业“走出去”。

成都计划用3年时间,到2018年底,初步建立全方位、多领域、高水平“走出去”发展格局,建成10个境外经贸合作园区,重大投资合作项目100个,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突破100亿美元。

同时,到“十三五”末,基本建成国家中西部地区“走出去”门户城市,确保完成“十百千万”工程。“十百千万”工程是指,培育在本行业、领域国际竞争力强、市场影响力大、品牌知名度高的本土跨国企业集团10家,建成境外经贸合作园区20个,重大投资合作项目超过200个,境外投资和对外承包工程总额突破200亿美元,在海外建立分支(子)机构、研发基地、原材料供应基地、营销服务网络、项目开发运营机构的企业达到1000家,参与国际商品贸易与国际经济合作的企业超过10000家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一目标并非凭空而来,成都有着坚实的基础——企业“走出去”呈现稳步增长态势,今年上半年新备案境外投资同比翻番。

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向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持续推进,企业“走出去”步伐将进一步加快,未来对于“走出去”的诉求也会更强烈,成都提前“铺路”,能迅速抢夺先机。

辐射:构建三大经济走廊

早在进行“十三五”规划布局之时,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就提出,成都的重要任务,核心是两条线——抓好创新驱动,走好“一带一路”。

在他看来,国家实施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建设,已使成都由内陆城市变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前沿城市,由地理意义上的盆地变为经济意义上的高地。“国家为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舞台,不是让我们只是看戏。我们要努力跳到舞台的中央,力争成为主角,这既是成都必须肩负的国家使命,也是成都实现新常态发展的内在要求。”唐良智曾指出。

目前,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,提升参与国际分工协作和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能力。同时,通过落实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和长江经济带战略,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,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门户城市。

昨日发布的《行动计划》明确提出,成都将对接国家“一带一路”国际国内大通道建设,打造西向经济走廊,对接新欧亚大陆桥、中蒙俄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;联通南向经济走廊,参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,与沿线国家共建经济合作园区;开拓空中经济走廊,依托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建设,加密“一带一路”沿线航线,建设“空中丝绸之路”。

“在 一带一路 战略中,国家规划了包括中蒙俄、新欧亚大陆桥、中国-中亚-西亚、中国-中南半岛以及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,成都所提出的规划中就涵盖了其中的三大经济走廊,客观来看,视野和眼光确实比较远。”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研究院教授梁昊光在接受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采访时表示。

事实上,构建三大经济走廊仅仅是成都下的一盘“先手棋”,以互联互通的交通走廊为基础,成都正深度参与国际化分工,集聚新的高端产业。

“我们将结合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经济现状、资源禀赋和我市 走出去 实际,选择30个重点国家深度开拓。坚持 走出去 和 引进来 相结合,提升双向投资合作水平。”成都市商务委相关人士表示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上述细节也是对四川省政府办公厅2015年发布的《“一带一路”战略 251 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》的继承,该实施方案提出,利用3年时间,筛选20个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实施重点深度开拓。

众人拾柴火焰高。针对企业“走出去”的具体路径,成都还使出了“抱团”这一利器。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“以行业协会和龙头企业为主体,加强我市 走出去 企业联盟建设,推动企业抱团出海。”

“ 一带一路 重点是走出去,对企业来说,不仅要把东西卖出去,更要利用全球的区域优势实现企业成本最小化、利润最大化。”上述成都商务委人士表示。

为此,《行动计划》也提出将支持有实力企业和国家级开发区在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建设或参与建设加工制造型、商贸物流型、资源利用型、农业开发型产业合作园区,同时鼓励优势企业海外投资和扩大服务业境外投资、支持参与“一带一路”基础设施建设。

支撑:打造“走出去”沿线合作平台

打开世界政经版图,“一带一路”东接亚太经济圈,西入欧洲经济圈,地位举足轻重,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,覆盖人口约44亿,生产总值约23万亿美元,分别占全球的63%和29%。三年以来,它已经成长为具有广泛包容性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区域合作大平台。

术业有专攻。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此次成都出台的《行动计划》中,也充分利用了其大平台属性,并提出建设开放合作、经贸交流、创新创业、金融服务等细分平台。

“每一个细分平台的侧重点都有区分,比如开放合作平台,就提出要立足于成都内陆开放高地发展定位,提升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贸易功能,大力发展口岸经济;创新平台就要充分发挥成都 双创 会的作用,完善 众创空间+孵化器+加速器 的企业国际创新创业孵化机制等。”梁昊光认为,成都所提出的每一个细化平台均是从自身实际出发,为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具体实施赋予了浓厚的成都特色,比较难得。

事实上,自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提出以来,沿线城市均在各自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传统中,寻找、锁定“一带一路”版图中的重点发展方向,但真正将它与整个城市融为一体的却凤毛麟角。

“国家大战略,大家都响应是必然的,但是有几个地方真把这个问题想清楚了?我觉得并不多。”国务院参事汤敏早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直言说,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大框架下,部分地方政府存在雷声大、雨点小的问题。

成都显然是个例外。在搭建经贸交流平台规划上,成都将“友城”放到了关键位置,提出不断扩大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友城规模,加快发展一批经济合作伙伴城市,创新合作模式。

包括梁昊光在内的人士认为,成都的创新合作模式,能充分用好“国际友好城市”这一名片,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截至2015年年底,成都的国际友城已达29个,友好合作关系城市达39个,“成都的朋友遍天下”格局基本形成。

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在公开演讲中将“一带一路”视作中国的第三次改革开放,也是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,“共商、共建、共享”成为此次开放的关键词,核心便在于产能合作。

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成都将推进优势产能国际合作,重点围绕成都的电子信息、汽车制造、轨道交通、装备制造、轻工建材等9大优势产业,分行业制定国际产能合作计划,指导企业有重点、有目标、有组织地向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转移。

保障:高端智库支招护航

复兴丝绸之路,旨在重启、强化其联通作用,搭建起一座地区间便捷沟通的桥梁。

“ 走出去 引进来 ,对于企业而言可能会遇到一系列困难,比如对当地政治经济、投资环境、法律条文不熟悉,海外项目专业人才匮乏,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应该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,帮助企业解决 水土不服 ,扬帆远航。”梁昊光表示。

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注意到,在“一带一路”战略下推动企业“走出去”大框架下,成都多个政府部门已经箭在弦上、虚位以待,从信息服务、风险防控、中介服务等方方面面提供了细化的保障机制。

同时,拥有创新“基因”的成都,在架构《行动计划》时也将该基因深度植入。其提出,将建立健全口岸打通关机制,支持“走出去”企业申办APEC商务旅行卡,对开展“一带一路”项目洽谈等因公出国(境)手续予以优先办理等,推进出入境和通关便利化。

此外,“一带一路”战略提出后,以专家、学者及业界精英组成的各种民间智库层出不穷,这些智库积极为政府决策出点子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支招。

早前,国家层面曾就推进“一带一路”建设提出,要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、健康丝绸之路、智力丝绸之路、和平丝绸之路。对于“智力丝绸之路”,成都着墨颇多。《行动计划》提出,将深入实施四川省、成都市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,建立国际经贸人才库,支持鼓励在蓉高校、高职院校与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开展合作办学,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,深化学术交流和科研合作。

事实上,早在2013年9月,成都便已经开始对“主动融入 一带一路 进行专题调研,此次发布的《行动计划》也是其多年深入调研的成果。从规划布局到落地生根,再到深耕细作,“一带一路”为成都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。

成都市委书记唐良智曾指出,“融入 一带一路 的关键,在于企业怎么样走好 一带一路 。”要以企业的参与度,来评判一个城市在“一带一路”中的融入度。最新发布的《行动计划》,正是成都在未来五年推进企业参与其中的重要支撑。


来源:网易  财经频道  2016年9月14日

业界动态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